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三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9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6/19

1.综合题(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从而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贸易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1分)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什么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简述出现上述材料所反映现象的内在联系。(2分)
2.
2013年5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参观了二战重要地点——波茨坦,波茨坦因中、美、英三国在1945年7月发表了对日的《波茨坦公告》而闻名世界。《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必须归还窃取中国的东北及台湾等岛屿。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历史上,日本是怎样窃取中国东北及台湾等岛屿的?(1分)
(2)《波茨坦公告》发表的背景是什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2分)
(3)有学者指出,二战结束后日本之所以没有正视其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与当时的世界格局有关,当时的世界格局是什么?(1分)
(4)针对日本否认其侵略亚洲各国历史及其宣称“拥有钓鱼岛”的主张,请你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发表一份简短声明,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和主张。(1分)
3.
阅读下列图片信息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图片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表达的意思,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小题1】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巨变,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步步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过程。( )
【小题2】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前,做了大量的革命准备活动,例如成立兴中会、同盟会。( )
【小题3】1949年第二次巨变的含义是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了! ( )
【小题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三次巨变。    ( )
【小题5】20世纪的三次巨变都离不开伟人的引领。   (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为恢复工业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又称《全国复兴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总署,由它召集工商界、劳工组织和消费者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由不同行业制定的这种法规后来达到750个之多。《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第7节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对雇员不得以必须参加公司工会为条件;雇主应遵守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在广东和福建获得特殊地位的30年里,中国的出口增长了一百多倍,1978年时广东没有一家拥有现代化生产线的工厂。30年后来广东南部的人,却可以看到摩天大楼、世界级饭店和高速公路。到1992年邓小平退休时,估计有一亿人次涌入广东的沿海地区。”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主张及其理由。(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法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法规内容产生的作用。(2分)
(3)材料三中“广东和福建获得特殊地位”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的历史影响。(2分)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一点认识。(1分)
5.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方框内。(2分)

A.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B.1955年,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6.
搜寻百度词条,我们发现,其给“社会思潮”下的定义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出现了多次社会思潮,它对社会及个人产生了乃至变革性的影响。据此回答:
(1)18世纪末,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浪潮席卷法国,该革命的发生与启蒙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请举一例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1分)
(2)中国一位名叫胡嗣穈的人读《天演论》,看到“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话,听从二哥的建议改名为“胡适”,“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其有何划时代意义?(2分)
(3)社会思潮具有时代性,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救亡”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在渝文化界有何突出表现?(1分)
(4)二战结束以后,反思二战成为新的社会思潮,请你分析毕加索《格尔尼卡》在这方面的艺术成就。就此请你谈谈文化与所处时代的关系。(2分)

2.选择题(共13题)

7.

对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8.

对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9.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与材料现象直接关联的戊戌变法的措施是
A.广开言路B.开办新式学堂C.提倡办实业D.裁撤冗官
10.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师大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去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如果该结论正确,那么此处的“土地”应指(    )

11.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伤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

12.
历史遗址是我们了解、研究、反思历史的重要场所,下图所示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卢沟桥事变
C.六五隧道窒息惨案
D.胡世合惨案
13.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

1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于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5.

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有关?(    )

16.
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被推举为主席的是
A.卢作孚B.张澜C.郭沫若D.黄炎培
17.
2012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5周年纪念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香港十五年”特别报道,全方位展示15年来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香港的发展成就充分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性
C.“一国两制”的可行性D.“求同存异”方针的包容性
18.

他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激励人们要有理想和斗志。他驰骋欧洲战场和政坛的那段时间被称为(    )

19.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战”开 始的标志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