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调研02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89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综合题(共4题)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近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归纳总结近代四次重大的探索。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探索层面
主要影响(意义)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器物层面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⑤____层面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思想层面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2.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土地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拔出地主的土地界碑    图二: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1)根据图片信息,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图中反映的什么事件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迅速崛起,开始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原因有哪些?(2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2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分)
4.
2013年12月,中国北方被大面积雾霾笼罩。这种“日月无光”的污染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针对问题,请你建言献策。
材料一:英国采煤业和制造业迅速发展,煤烟造成了“可与日全食相比的黑暗”。这种空气污染在1952年的“雾都劫难”中达到顶峰。如今,英国早已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材料二:英国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污染严重的制造业和化工类企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材料三:2012年12月全国在500个城市空气检测,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不足5个。
(1)材料一中与英国空气污染联系最紧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推动这一时期与“采煤业”迅速发展的重大发明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是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造成的?说明什么问题?(2分)
(3)你认为有哪些原因造成了目前中国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至少两条,1分)对此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1分)

2.选择题(共26题)

5.
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内在联系的是
①工业革命    ②虎门销烟   ③《南京条约》
④天平天国运动 ⑤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6.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7.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8.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 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 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9.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10.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1.
电影《辛亥革命》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1912年,
①老百姓正在电报局给亲友发电报。
②南京街头人们见面时鞠躬、握手。
③一个南京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④《申报》上刊登了京张铁路正式通车的消息。
⑤街头上出现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宣传告示。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2.《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    )
13.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
14.
右图是1954年河南郑州一制衣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对此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C.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15.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现在最能体现我国土地制度创新的是
A.1950年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下图是一幅甲骨文体的书法作品,该作品创作的年代应是(    )

17.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顺利升空,它怀抱着“玉兔”平稳得在月球的表面实现软着陆,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重大一步,为我国“航天梦”再谱华章。开启了新中国“航天梦”的是
A.战略导弹部队组建B.“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C.“863计划”的实施D.“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
18.
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提到“在我们这里,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我可以断言,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城市”是指
A.罗马B.雅典
C.斯巴达D.君士坦丁堡
19.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
20.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    )
21.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揭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序幕的事件是英国议会的召开和攻占巴士底狱
②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旧政治制度”和“新政治制度”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④资产阶级革命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2.
下图是今天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示意图。美国确立这一政体,最早可以追溯到下列哪一法律文献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1787年宪法》
2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称孔子的学说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
24.
我们打开19世纪的世界历史画卷,就能够感悟自由、民主和平等呼声是多么强烈!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25.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斥于之外。元曲的这种遭遇主要是因为(    )
26.
19世纪中期的一首诗中写道:“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后来,诗中“人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解放”,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远征俄国B.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D.俄国十月革命
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手抄报,标题准确的是(    )
28.
照片是历史的最直接见证和诠释。下面的一组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废除农奴制改革
D.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29.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导致欧洲版图发生变化的重要文件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
A.《独立宣言》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
30.
2013年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B.削弱了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政府对经济生活大规模干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