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三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五

(1)材料一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哪一战争?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历史运动?材料反映了该运动期间提出的什么口号?除李鸿章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试举一例。(3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张謇为什么“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分)
(4)为拥护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一个代表人物。(2分)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2分)
(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建立了哪一军校?哪位中共领导人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2分)
(2)针对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国民革命军发动了什么战争?(1分)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分)
(4)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分)
(5)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亲自参加国共两党谈判,试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1分)
(6)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5分)
A: B:
C: D:
E:
(2)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1分)
2.选择题- (共15题)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维新变法
③实行民主共和
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道路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④ |
A.转战陕北歼强敌 | B.千里挺进大别山 |
C.大军合力战淮海 | D.百万雄师过大江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