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碎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1分)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2分)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1分)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2分)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2分)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事件是什么?(2分)
(2)第二次转变是美国的崛起,试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回答一点即可)(2分)
(3)“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2分)
(5)你能从材料三中获得什么信息?(回答一点即可)(2分)
2.选择题- (共19题)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special in the newspaper?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special in the newspaper?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special in the newspaper?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中法战争 |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新中国的成立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with for three years in Shanghai?
Labour Day in China is on 1st May,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
A.拿破仑 | B.哥伦布 | C.克伦威尔 | D.华盛顿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 B.日本明治维新 |
C.美国南北战争 | D.中国土地改革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C.克里米亚战争中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 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 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