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人括号内)( )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人括号内)(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完成: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3)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6分)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完成: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3)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6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观察长征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三 2014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四川人民对长征怀有特殊的感情。历时两年的长征,有一年零八个月在四川境内活动,途经全川60%的县,历程达一万五千里。在四川,红军进行了数百次战役和战斗,其中________等,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在四川,全川各族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十多万四川儿女参加红军,数万英烈血洒征途、骨埋青山。
请完成: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9 分)
(2)材料二中的B处是________(地名);D处是________(地名)。 (6分)
(3)根据材料二,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填写反映出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克服的艰难险阻。(2个即可) (6分)
(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观察长征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三 2014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四川人民对长征怀有特殊的感情。历时两年的长征,有一年零八个月在四川境内活动,途经全川60%的县,历程达一万五千里。在四川,红军进行了数百次战役和战斗,其中________等,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在四川,全川各族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十多万四川儿女参加红军,数万英烈血洒征途、骨埋青山。
请完成: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9 分)
(2)材料二中的B处是________(地名);D处是________(地名)。 (6分)
(3)根据材料二,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填写反映出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克服的艰难险阻。(2个即可) (6分)
(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2.选择题- (共18题)
4.
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与战争相联,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以它命名,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影响,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 B.英国为了割让中国土地 |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
5.
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008年10月,靠近中国的半个黑瞎子岛正式回归中国,这百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也就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东边的领土。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是沙俄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的( )
A.中俄《北京条约》 | B.中俄《瑷珲条约》 |
C.中俄《改订条约》 |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7.
快下课了,张老师转向黑板,写下了一串阿拉伯数字。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张老师说:“这是我的QQ号,同学们可以加我,有事请留言。”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大笑,进而掌声雷动。张老师和学生QQ聊天是在新课改浪潮中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的一个具体行动。
10.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B.拆毁大沽炮台 |
C.赔偿白银4.5亿两 |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6.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文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民主和科学 | D.三民主义 |
17.
走进“北大红楼”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展厅,可以看到一本巨大的杂志,在此杂志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提出了“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掀起了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本杂志是( )
A.![]() | B.![]() | C.![]() | D.![]() |
19.
“北伐先锋,永垂青史。”这是2004年2月8日,江泽民来到阅江楼参观“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馆后的题词,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铁军独立团。你知道铁军独立团的团长是谁吗( )
A.周恩来 | B.蒋介石 |
C.叶挺 | D.孙中山 |
20.
下图是江泽民为南昌的题词。下列与此有关的是( )


A.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