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中海怡翠学校初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82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5

1.简答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40分)
【勿忘国耻】
1840~1901年的60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材料一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温家宝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代表了近代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依次写出三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3分)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1分)
问题二:请将下列条款内容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归类:(6分)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⑤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⑥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图1:   图2:   图3:
问题三:材料二的这幅挽联是为哀悼哪位清军将领而撰写的?(1分)他在哪场战争中为国捐躯?并写出战争发生的时间。(2分)
问题四:这些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结合材料三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你有什么启示?(1分)
2.

【曙光绽放】
在屈辱中觉醒,在探索中前进。终于我们看到一线曙光,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问题二:结合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是什么?(1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1分)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哪一事件?(1分)
问题四: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分)

2.选择题(共18题)

3.
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
4.
“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C.鸦片战争的爆发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5.
下列说法,与下图这位历史人物相关的是(    )

①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②收复新疆,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③组织义军,反抗日本对台湾的占领
④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1900年,当人类跨入20世纪门槛的时候,新世纪的曙光并未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给每一个中国人留下了无法忘记的民族创痛:这一年,发生了(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8.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A.都受到清政府重用B.都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都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9.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都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0.
孙中山认为:“土地就等于空气一样,应该为大家公共享受,所以土地不能归诸私人,而
应该归国家所有才对。”这种思想属于(    )
A.民权主义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D.民主主义
11.
有历史学家认为:“民国初期到民国1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请问这相当于(   )
A.1912-1925年B.1911-1926年
C.1911-1925年D.1912-1926年
12.
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主张反对封建统治B.主张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C.主张推翻封建军阀D.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13.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给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14.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图示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15.
下列标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和约签字”
16.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B.C.D.
17.
前中共中央******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爆发    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③黄埔军校创办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
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这里的军阀不包括(    )
A.张作霖B.吴佩孚
C.袁世凯D.孙传芳
19.
北伐战争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实现了国共合作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20.
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 )
A.***、周恩来B.周恩来、朱德
C.朱德、陈毅D.***、朱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