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北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8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29

1.综合题(共4题)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请回答:
(1)图1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2分)什么条约签订之后,近代中国的主权从此开始纷纷丧失?(1分)
(2)图2所示为被焚毁后的圆明园,该残迹被哪国侵略军在哪次战争中焚毁?(2分)
(3)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1分)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4分)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阶级或政治派别的要求?(2分)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有谁?(8分)
3.
如果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定为( )
A.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侵略与反抗D.20世纪的伟大巨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到2014年,她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2分)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2)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3分)这几个事件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简答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4分)
(2)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2分)
(3)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3分)

3.选择题(共27题)

6.
2014年9月2日,国家禁毒委员会部署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下列历史人物中,于170多年前曾为禁毒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李鸿章
7.
这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上海联交所等首批25家企业入驻自贸区。近代史上与上海同时划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不包括( )
A.广州B.厦门C.天津D.宁波
9.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我们把这次战争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情况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0.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在近代史前期它曾两次被列强攻陷,大量文物遭到破坏。这两次侵略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B.①④
C.①②D.③④
11.
2013年4月26日,法国PPR集团董事长弗朗索瓦先生表示,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

14.
19世纪60至70年代,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际,却虎视眈眈想争夺我国西北门户新疆地区的国家有(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俄国 ④日本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15.
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军事力量落后B.日本国力强盛
C.缺乏国际援助D.清政府腐败,妥协退让
16.
诗人丘逢甲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曾作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是指(   )
A.1895年B.1900年
C.1860年D.1894年
17.
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纺织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前B.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后D.新中国成立初
18.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9.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D.变革政治制度
20.
下列各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1.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2.
报刊是宣传思想的喉舌,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的刊物是( )
A.《民报》B.《新青年》
C.《中外纪闻》D.《每周评论》
23.
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都主张实行三民主义
24.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强学会成立
C.公车上书D.戊戌政变
25.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发展社会经济
26.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B.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D.民主科学
27.
某校八年级的同学打算出一期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黑板报,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孙中山的部分革命事迹,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几个历史事件(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建立兴中会     ④提出三民主义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28.
新文化运动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对这次运动性质表述最恰当的是( )
A.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9.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延安 C. 上海 D. 瑞金
30.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汝霖被罢免。从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模范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发挥巨大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D.北洋政府各级官员的声援
31.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代表在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这次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2.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南昌起义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