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840年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粘满了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侵略者和掠夺者无一时不再撞击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人的生命和尊严、国家的存亡与荣辱在此后的百年后,达到最后的极限…
材料二:60年前8月15日,日落东瀛。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将12月13日设立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 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材料四:毫无疑问,灾难和屈辱应当永远被记住,这是后来者的道义责任。但仅仅记住这些是不够的。仅仅强调屈辱、苦难的记忆,其实难免是对先烈们的不敬。他们胜利了,我们更不能忘却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1840年”近代史的开端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中“60年前8月15日,日落东瀛”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的两处横线处都应填上那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遇难者人数达到多少?(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一:自1840年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粘满了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侵略者和掠夺者无一时不再撞击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人的生命和尊严、国家的存亡与荣辱在此后的百年后,达到最后的极限…
材料二:60年前8月15日,日落东瀛。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将12月13日设立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 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材料四:毫无疑问,灾难和屈辱应当永远被记住,这是后来者的道义责任。但仅仅记住这些是不够的。仅仅强调屈辱、苦难的记忆,其实难免是对先烈们的不敬。他们胜利了,我们更不能忘却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1840年”近代史的开端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中“60年前8月15日,日落东瀛”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的两处横线处都应填上那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遇难者人数达到多少?(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2分)
2.选择题- (共12题)
2.
有的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持这一观点最根本的依据是:
A.刀矛弓箭抵挡不住坚船利炮的进攻 |
B.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陆军敌不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
C.贫穷的封建国家打不赢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
D.腐朽糜烂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 |
5.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8.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 B.签署了《双十协定》 |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 D.通过了《共同纲领》 |
9.
***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11.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故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北伐 |
B.九一八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重庆谈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