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7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1/3

1.综合题(共7题)

1.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史。对于拥有辉煌文明史的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是一种耻辱。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条约?(2分)该条约是近代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的结果?(1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1850年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港销售,清政府的地
方官员决定收取英国商人20%的税款”这一说法正确吗?(1分)为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耻辱的理由。(4分)
2.
李华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黑体字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该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1分)为什么?(2分)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3分)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即可,2分)
3.
1901年,王五听到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非常气愤,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比如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就被清政府赶尽杀绝。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回答“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有关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2分)
(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分)
(3)请你列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
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
你同意哪一看法?(1分)请说明理由。(5分)
5.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为什么会失败?(4分)
6.
在泉州往厦门的和谐号动车上,李明问吴奇“你知道中国自己拥有的第一条铁路吗?”吴奇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知道,是京张铁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刘美丽同学在其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写道“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中山装。”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13题)

8.
如图,下列关于图1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体现了作者对闭关自守传统观念的挑战
C.作者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D.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
9.净水壶的滤芯中填充有活性炭,主要利用该物质的(   )
10.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占我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   )
A.《中俄北京条约》B.《中俄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1.密闭容器中自由移动的活塞两边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开始体积比为1:3,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到原来温度(水为液态),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正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可能为(   )

12.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了(    )

13.
能够说明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4.
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天演论》敲响警世洪钟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15.
湖北省武汉市有个广场叫首义广场,用“首义”为广场命名是为了纪念(  )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16.
一位国民党老兵想通过厦金航线从台湾返回家乡泉州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中华民国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
17.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A.《申报》B.《万国公报》C.《新华日报》D.《国闻报》
18.
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
C.新中国成立后D.中华民国时期
19.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A.《马路天使》B.《定军山》
C.《杨乃武与小白菜》D.《马房失火》
20.
在古代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在中国近代也有一位“弃政经商”的“状元实业家”,他是(   )
A.张骞B.张謇C.魏源D.李鸿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