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在长沙市一中度过其中学生活的著名学者杨小凯曾经指出:“中国最重要的宪政发展是1946年……各党派对宪政游戏规则的讨价还价过程。这次宪政过程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他还说:“按照宪政的游戏规则﹐那个过程是一个真正的宪政过程。从其参加者这方面讲﹐它是符合要求的。因为所有的反对党都参加了﹐共产党当然也在里边。……如果最大的反对党不参加宪政﹐这个宪政是不具备合法性的。”
(1)杨小凯所指的1946年的“宪政过程”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宪政过程”为何能得以出现?所通过的协议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说“这次宪政过程……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1949年9月,***对领导湖南和平解放的陈明仁说:“子良将军,我们的新政协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惟独还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来了,代表性都全了。”
(2)新政协会议的召开,除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代表外,主要还有哪些方面的代表出席?简述新政协会议的特点。
材料一曾在长沙市一中度过其中学生活的著名学者杨小凯曾经指出:“中国最重要的宪政发展是1946年……各党派对宪政游戏规则的讨价还价过程。这次宪政过程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他还说:“按照宪政的游戏规则﹐那个过程是一个真正的宪政过程。从其参加者这方面讲﹐它是符合要求的。因为所有的反对党都参加了﹐共产党当然也在里边。……如果最大的反对党不参加宪政﹐这个宪政是不具备合法性的。”
(1)杨小凯所指的1946年的“宪政过程”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宪政过程”为何能得以出现?所通过的协议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说“这次宪政过程……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1949年9月,***对领导湖南和平解放的陈明仁说:“子良将军,我们的新政协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惟独还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来了,代表性都全了。”
(2)新政协会议的召开,除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代表外,主要还有哪些方面的代表出席?简述新政协会议的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将中国政府与前俄帝国政府所订立之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项概行废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重定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十条苏联政府允予抛弃……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权及特许。
第十二条苏联政府允诺取消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
材料三(一)废除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关闭在华美国法院及领事法庭。(二)废除“辛丑条约”,终止其给美国的特权。美国愿……将北平使馆租界……移交于中华民国政府。(三)美国同意终止在上海、厦门租界特权。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与苏、日、美外交的分别是中国的哪个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日本、美国在华特权先后被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相比,1954年的《中印联合声明》倡导的国家关系原则增加了哪些?并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后,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材料一将中国政府与前俄帝国政府所订立之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项概行废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重定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十条苏联政府允予抛弃……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权及特许。
第十二条苏联政府允诺取消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24年5月31日北京
材料二帝国所期求者,……大东亚新秩序,以此贡献于世界持久和平。而国民政府自革新以来,夙与帝国同志……帝国……断然交还在中华民国之一切帝国专管租界,承认收回上海共同租界、厦门共同租界及北京公使馆区域,撤销治外法权等。——日本《帝国政府声明》1943年1月9日
(注: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中国政府对日宣战文告》,明确宣布:“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材料三(一)废除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关闭在华美国法院及领事法庭。(二)废除“辛丑条约”,终止其给美国的特权。美国愿……将北平使馆租界……移交于中华民国政府。(三)美国同意终止在上海、厦门租界特权。
——《中美平等新约》1943年1月11日华盛顿
材料四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中印联合声明》1954年6月28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与苏、日、美外交的分别是中国的哪个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日本、美国在华特权先后被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相比,1954年的《中印联合声明》倡导的国家关系原则增加了哪些?并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后,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

材料二中国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05)年12月18日公布)
注:“年快报”指2004年经济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底的经济普查得出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与2004年公报统计数据相比,增加值变化最大的是哪个产业?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2004年的中国GDP是多少?1991年,中国GDP才突破两万亿,1992年后,GDP平均每年就增加上万亿。请问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更快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了哪些重大经济建设决策?
材料一1952—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

材料二中国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05)年12月18日公布)
项目 | 生产值 (亿元) | 占GDP比重 (%) | 比年快报增加值 (亿元) | 比年快报增加比重 (%) |
第一产业 | 20956 | 13.1 | — | —2.1 |
第二产业 | 73904 | 46.2 | 1517 | —6.7 |
第三产业 | 65018 | 40.7 | 21297 | +8.8 |
注:“年快报”指2004年经济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底的经济普查得出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与2004年公报统计数据相比,增加值变化最大的是哪个产业?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2004年的中国GDP是多少?1991年,中国GDP才突破两万亿,1992年后,GDP平均每年就增加上万亿。请问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更快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了哪些重大经济建设决策?
2.单选题- (共8题)
4.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提出“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近代最早提出“奖励技术发明”的是
【小题3】下列新中国建设成就中属于世界首创的科技成果是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B.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出《授时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
C.南宋时期发明的“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 |
D.“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传入西方,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 |
A.《资政新篇》 |
B.《定国是诏》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变法通议》 |
A.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
B.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C.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
D.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
5.
长江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既充满光荣,也有过一段苦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长江流域出现的重大抗日斗争有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新四军抗日斗争
⑤枣宜会战
【小题3】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直接背景是

【小题4】位于长江上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是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以前,长江长期被称为“江水” |
B.连接到长江的运河是邗沟、江南河 |
C.宋金对峙,划长江为界 |
D.明朝时长江下游地区倭患一度严重 |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新四军抗日斗争
⑤枣宜会战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④ |

A.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
B.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 |
D.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覆灭 |
A.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
B.武汉长江大桥 |
C.南京长江大桥 |
D.大亚湾核电站 |
6.
经济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小题2】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竟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小题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小题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A.原来的城市商业政策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 |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
C.领导人开始接受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
D.逐渐推行《资政新篇》中的思想主张 |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
B.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C.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
D.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7.
政治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下面这幅宣传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面这幅“文革”时期宣传画所诞生的背景是

【小题3】对于下图这幅宣传画所反映出的历史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下面这幅宣传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此画出现的时间不早于1959年 |
B.大炼钢导致“共产风”的泛滥 |
C.“大跃进”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
D.它是庐山会议精神的产物 |

A.“四五运动” |
B.“一月革命” |
C.“二月逆流” |
D.“九一三事件” |

A.广大知识青年经受了一定的锻炼 |
B.大批知识青年在青春年华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
C.造成国家人才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 |
D.这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是由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的 |
8.
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国防建设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就。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问题上奉行的基本原则是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共同发展繁荣
④民族区域自治
【小题2】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是
【小题3】下列事件发生在1955年的是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②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万隆会议召开
④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⑤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
⑥全国掀起合作化高潮
【小题1】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问题上奉行的基本原则是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共同发展繁荣
④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长期实行对外开放 |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②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万隆会议召开
④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⑤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
⑥全国掀起合作化高潮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③④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③④⑤ |
9.
“过渡”实质是改变社会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两步走策略的第二步。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下列内容不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是
【小题2】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不同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俄国的重大创举是
【小题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
【小题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下列内容不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是
A.合作化 |
B.统购包销 |
C.经销代销 |
D.公私合营 |
A.农业实现合作化 |
B.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实行和平过渡 |
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
D.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A.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C.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D.分析国内国际的矛盾变化 |
10.
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时出现的
【小题2】唐代开始铸开元通宝钱的皇帝是
【小题3】史料记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工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
【小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发展十分突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时出现的
A.驿站 |
B.邸店 |
C.柜坊 |
D.票号 |
A.唐高祖 |
B.唐太宗 |
C.唐高宗 |
D.唐玄宗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
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移 |
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A.农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向商品化发展 |
B.对外开放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 |
C.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城市商业发展突飞猛进 |
D.海峡两岸的通商已经全面实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