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地矿双语学校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7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4/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的民间组织。(2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 一例著名战役。(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皇帝问:何以见得?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回答:
(1)材料一反映清朝后期中国皇帝和大臣思想上出现了什么错误认识?(1分)
(2)材料二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指什么意思?(2分)
(3)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材料三中的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3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6分)
材料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应用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紧跟着又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1)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局部侵华的标志是什么?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杨、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对中华民族的抗战有何影响?(2分)
(3)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办一期板报,你认为选哪一历史事件为素材合适。(2分)

2.选择题(共10题)

4.
我们尊林则徐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派兵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B.主持了禁烟运动
C.率军抵抗英军进攻吴淞炮台
D.领导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5.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羞愧,也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B.南京C.天津D.上海
6.
下列观点,出自严复的《天演论》的是(   )
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④“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7.
战争也是为了制止战争、争取和平。***曾称赞他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北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的榜样。他是( )
A.张学良B.李宗仁
C.傅作义D.杨虎城
8.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与到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9.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 ( )。
A.不抵抗政策B.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积极抵抗政策D.消极抵抗政策
10.
***思想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1945年***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
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B.抗议国民党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的行为
C.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D.迫使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12.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
13.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的报纸是(    )
A.《民报》B.《申报》C.《新民丛报》D.《万国公报》

3.填空题(共6题)

14.
)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1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16.
)抗战以来中国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17.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     
18.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19.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