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2题)
2.
(13分)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 动?(4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 动?(4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
3.
阅读年代尺,并完成以下探究:

(1)有人说:“前两次科技革命给西方带来的是财富,给东方带来的却是灾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中国的史实加以论证。
(2)历史上中国错失了前两次科技革命,但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并取得巨大成就。请列举我国60—80年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至少两例。

(1)有人说:“前两次科技革命给西方带来的是财富,给东方带来的却是灾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中国的史实加以论证。
(2)历史上中国错失了前两次科技革命,但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并取得巨大成就。请列举我国60—80年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至少两例。
3.选择题- (共3题)
4.
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爆发90周年,一批海外留学生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宣誓” 活动,他们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了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有关的
A.伦敦 | B.柏林 | C.华盛顿 | D.巴黎凡尔赛宫 |
4.填空题- (共2题)
7.
很多城市见证了历史,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城市名。
⑴ 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面的战役发生在___________。
⑵《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的最北的一个通商口岸是 ___________。
⑶ 四大米市之一,又被称为“万货之会”的安徽城市是___________。
⑴ 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面的战役发生在___________。
⑵《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的最北的一个通商口岸是 ___________。
⑶ 四大米市之一,又被称为“万货之会”的安徽城市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