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阅读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5分)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1982年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2年 |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
1979年至2000年 |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阅读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5分)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复兴之路》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又是谁?解决“制度问题 ”的文献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下面四个观点提供相关的历史事实证明。(4分)
跌倒了 ——
转折点 ——
站起来了 ——
富起来了 ——
(3)从美国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说说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2分)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复兴之路》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又是谁?解决“制度问题 ”的文献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下面四个观点提供相关的历史事实证明。(4分)
跌倒了 ——
转折点 ——
站起来了 ——
富起来了 ——
(3)从美国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说说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2分)
3.
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曲跌宕起伏的歌,有时曲折连环,有时高歌猛进,耐人寻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在内。”
材料二:自古以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已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法德等国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更好地利用欧洲资源,必须重新组织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中的“我”指的是谁?他的开拓探险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历史事件。(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为实现统一所采取了那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欧洲国家重新统一的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一:“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在内。”
材料二:自古以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已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法德等国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更好地利用欧洲资源,必须重新组织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中的“我”指的是谁?他的开拓探险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历史事件。(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为实现统一所采取了那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欧洲国家重新统一的因素有哪些?(4分)
2.选择题- (共9题)
4.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清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5.
1945年8月,《大公报》发表文章说:“***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听了高兴,毫无疑问的是,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新中国成立 |
6.
“农业丰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说明了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下列历史事件对解决“三农”问题不利的是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 B.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近年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有:
①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④我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①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④我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9.
造成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原因有:
①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③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④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①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③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④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1.
李宁同学查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料时,发现了下面的资料:
1950年-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1950年-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国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6.7% | 5.6% | 5.3% | 2.9% | 9.6% | 3.5% |
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调整 |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C.美国的经济援助 |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较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