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采取了的措施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何作用?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采取了的措施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何作用?
3.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胡策。为此,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1)通过材料一的两个会议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什么?请写出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文件名称。
材料二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从材料可以看出,杜鲁门对“俄国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至少回答两条)
材料一一战后,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胡策。为此,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1)通过材料一的两个会议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什么?请写出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文件名称。
材料二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从材料可以看出,杜鲁门对“俄国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至少回答两条)
2.选择题- (共16题)
4.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5.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6.
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
B.实业救国 |
C.民主科学 |
D.救亡图存 |
8.
漫画多以含蓄、隐讳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9.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
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
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10.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1.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
12.
1972年,尼克松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他说的"另一个时代"是指( )
A.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 B.中日正式建交 |
C.中国加入APEC | D.中美关系正常化 |
13.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兴起 | B.新航路的开辟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全球化趋势发展 |
14.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成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
A.《人权宣言》 |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拿破仑法典》 |
D.《独立宣言》 |
15.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材料中的“他们”不包括
A.但丁 |
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16.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
B.慕尼黑阴谋 |
C.德国突袭波兰 |
D.德国进攻苏联 |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8.如图,已知双曲线 {#mathml#}{#/mathml#} (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1F2|=8,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直线F2P与y轴交于点A,△APF1的内切圆在边PF1上的切点为Q,若|PQ|=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