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帷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是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当时该国岀现了什么“恐惧”状况?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4)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帷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是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当时该国岀现了什么“恐惧”状况?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4)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2.选择题- (共12题)
2.
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遭到人们抨击最多的大臣,其原因就是他代表清朝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不能再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了 |
B.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 |
C.原有政府被推翻了,由外国人直接管理北京一切重大事宜 |
D.市场上只能买到英法等八国的商品 |
3.
2015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下列属于孙中山先生主要革命活动的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⑤创办《新青年》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⑤创办《新青年》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③④ | D.①②④ |
4.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里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B.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
C.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 D.百万雄狮过大江的豪迈气概 |
7.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
9.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B.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C.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有内在联系 |
1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
A.君权神授 | B.主权在民 | C.议会至上 | D.三权分立 |
11.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 B.外来移民的涌入 |
C.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 D.工业革命的影响 |
12.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 |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