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吉林安图县安林中学九年级下期第三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66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9

1.综合题(共4题)

1.
几百年来,西方对中国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变迁,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中国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富庶的东方
(1)《马可波罗行记》扩展了欧洲人的世界观念,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催生了15世纪哪一重大事件?(1分)
“理想”的国度
(2)17-18世纪,欧洲孕育着新的思想-启蒙思想,古老而智慧的中国是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欧洲“新的思想”体现在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中?法国大革命中体现该思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
沉睡的雄狮
(3)1840至190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陆续击打着中国。西方的坚船利炮最先通过哪场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这场战争中西方船只的动力机是什么?(2分)
“革命的对象”
(4)“冷战”时期,出于政治立场的不同和自身利益的考量,西方把社会主义中国看作“革命”的对象。1950年,为了保家卫国抗击美国侵略者,我国派中国志愿军赴朝鲜进行了哪一战争?(1分)
崛起的大国
(5)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社会,西方开始重新认识中国。2001年,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在中国哪座城市成功举办?这是世界经济哪一趋势的体现?(2分)
(6)21世纪西方的“中国观”仍然处于变动之中,你希望未来呈现给西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1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无私奉献了一生。他的思想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斗争的纲领
材料二:***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材料三:邓小平带领中国走向了富强,他用一只神奇的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国家的面貌。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谋求“民主自由”领导了哪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同志在建国初期为解放农村生产力有什么英明举措?(2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这只“神奇的笔”指的是哪一伟大决策?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1分)
3.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回顾我国工业化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举出一例)(1分)
(2)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现状,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这一计划重点发展的是哪一行业?这一时期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什么?(2分)
(3)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片面追求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什么运动?(1分)
(4)1992年在哪次会议后,我国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1分)
(5)请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材料二:1967年法、意、比、荷、卢、西德等六国将三个经济合作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底,欧共体国家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经济联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
(1)材料一中“长达六年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后为与苏联“冷战”,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援助西欧?
(2)材料二中1993年成立的联盟是什么?该联盟在世界经济中有何地位?这一组织的成立在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纵观欧洲的历史,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2.列举题(共4题)

5.
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地点。(4分)
(1)1927年,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成立地点――
(2)淮海战役中,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的中心――
(3)1935年,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地点――
(4)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点――
6.
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出相对应的政策名称。(4分)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实行的政策――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的外交政策――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
(4)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
7.
写出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总统的名称。(3分)
8.
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4分)
(1)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把人类融入信息化社会的科技革命――

3.选择题(共7题)

9.
大沽炮台是近代天津重要的海防设施,强迫清政府将其拆毁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
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一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
C.五四运动D.秋收起义
11.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台儿庄战役
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12.
1995年初,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八项主张的国家领导人是(   )
A.***B.邓小平C.江泽民D.***
13.
“就现代眼光来看,这部以楔形文字保留下来的文献,有许多地方是不伦不类的。例如,有些条文非常地进步,如精密的审判程序;有些又非常地野蛮,如采用复仇法。”材料评价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
C.《凡尔赛和约》D.《古兰经》
14.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此法令的分布者是(   )
A.克伦威尔B.明治天皇
C.亚历山大二世D.列宁
15.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堤了第一批火种。”1941年12月7日这一说法实现了。列宁所说的“两个大国”是指(   )
A.英国、法国B.美国、苏联
C.美国、日本D.中国、日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列举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