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清廷风雨飘摇已有数十年,改革的努力已经太迟、太弱,戊戌变法失败了,其实维新的措施本来也难以执行,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都还是政治的新手,……在20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但纠缠于君主立宪的时间表和细节……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的人走向激进,革命的声势越来越大……这时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
——摘编自《辛亥百年祭》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的政府接收是对国民党腐败的一次总曝光,在整个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见利忘义,丑态百出……许多政府官员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国民党的接收被喻讽为“劫收”……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以及解放区的廉洁高效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国人希望的象征,无怪乎司徒雷登(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在1949年逃离大陆时对国民党官员说,共产党打败你们的不是枪支大炮,而是……
——《政治现代化的逆动——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司徒雷登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共同原因。(2分)
材料一:清廷风雨飘摇已有数十年,改革的努力已经太迟、太弱,戊戌变法失败了,其实维新的措施本来也难以执行,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都还是政治的新手,……在20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但纠缠于君主立宪的时间表和细节……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的人走向激进,革命的声势越来越大……这时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
——摘编自《辛亥百年祭》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的政府接收是对国民党腐败的一次总曝光,在整个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见利忘义,丑态百出……许多政府官员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国民党的接收被喻讽为“劫收”……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以及解放区的廉洁高效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国人希望的象征,无怪乎司徒雷登(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在1949年逃离大陆时对国民党官员说,共产党打败你们的不是枪支大炮,而是……
——《政治现代化的逆动——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司徒雷登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共同原因。(2分)
3.
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使俄国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旋窝中,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利,不断激化国内各种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拯救了欧洲,战后,俄国不仅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俄罗斯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均在欧洲,俄欧关系的改善是一种双赢,然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和不信任从未消失,因此,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开始对俄罗斯实行了多轮经济制裁,俄欧关系状况不容乐观。
——摘自鞠维伟《俄罗斯:徘徊在欧洲的边缘与中心之间》
(1)据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俄国在不同时期摆脱危机,实现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并概括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2分)
(2)一位同学对俄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了如下归纳,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出推理与判断,并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19世纪60年代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上述判断。(4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使俄国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旋窝中,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利,不断激化国内各种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拯救了欧洲,战后,俄国不仅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俄罗斯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均在欧洲,俄欧关系的改善是一种双赢,然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和不信任从未消失,因此,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开始对俄罗斯实行了多轮经济制裁,俄欧关系状况不容乐观。
——摘自鞠维伟《俄罗斯:徘徊在欧洲的边缘与中心之间》
(1)据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俄国在不同时期摆脱危机,实现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并概括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2分)
(2)一位同学对俄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了如下归纳,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出推理与判断,并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19世纪60年代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上述判断。(4分)
2.选择题- (共10题)
4.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对材料中“界碑”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5.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法宝”是( )
A.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出师北伐 |
B.苏联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均 |
C.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 |
D.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7.
“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在这里所说的“让步”应该出现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 B.红军长征途中 |
C.抗日战争时期 | D.重庆谈判时期 |
8.
树人中学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引导同学们( )
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②肩负责任、报效祖国
③珍惜权利、履行义务
④欢庆胜利、共享辉煌
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②肩负责任、报效祖国
③珍惜权利、履行义务
④欢庆胜利、共享辉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
B.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0.
“我们在亚非会议中的总的方针应该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若干亚非国家的事务和外交关系创造条件。”由此可知,我国参加亚非会议的主要目的(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B.促进亚非各国团结,为我国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准则 |
D.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1.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它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在此,作者强调了英国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 B.文化因素 | C.技术因素 | D.制度因素 |
12.
下列关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是雅尔塔体系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③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在苏联解体时瓦解
④当今国际格局是多极化
①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是雅尔塔体系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③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在苏联解体时瓦解
④当今国际格局是多极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