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西华县九年级下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6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8/18

1.综合题(共3题)

1.
(6分)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出的一期“历史园地”的板报,请你帮忙来完成以下内容:
主题:①_________________
题记:人类历史也是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是世界近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标志。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②《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名人名言: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 “三民主义” ----孙中山
※ ③“   ” ----陈独秀
历史的教训:
“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
“过去我们都不足”,其中最应反思的历史事件是④________________。
历史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有:
(1)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3)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1)请你完成其中下划线部分内容(5分)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2.
(5分)你爱集邮吗?别看小小的邮票却是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4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
邮票。请你依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对4枚邮票进行排序。(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1分)
(2)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A、B邮票所纪念事件的意义?(2分)
(3)反映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2分)
3.
(5分)某校同学在进行国别史――德国近现代史复习时,绘制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中国近代史知识判断图中②处应该填上什么史实?(1分)
(2)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运动送去的锐利思想武器是什么?这种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图中带序号的人和事件中有三项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是哪三项(只写序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2分)

2.选择题(共5题)

4.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主要后果是(   )
A.统治中国的政府被推翻
B.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
C.大片领土被割让
D.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下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比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 5%
0. 7%
6. 9%
71. 8%
1956年
32. 2%
53. 49%
7. 3%
0
7. 1%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承包责任制
6.
建国后,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垄断,我国决定(   )
A.建立人民空军B.实施“863计划”
C.研制“两弹一星”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7.
以下关于近现代文化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影响在欧洲的扩展
B.毕加索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C.德莱赛的小说《美国的悲剧》是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为创作背景的
D.爵士乐是在美洲土著居民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
穿越时光隧道,小明来到1933年的美国游历,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与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合影
B.看到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的新闻
C.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
D.聆听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