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1911年,中国共建成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占46%,贷款给中国修的占40%,全国由中国人自建的公1200公里,只占总率的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目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通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进现代化进程。
(1)你能说说近代中国铁路兴建方面的特点吗?
(2)想一想,列强为何要在中国修筑铁路?
(3)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设计该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是谁?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认识好吗?
(1)你能说说近代中国铁路兴建方面的特点吗?
(2)想一想,列强为何要在中国修筑铁路?
(3)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设计该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是谁?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认识好吗?
3.
有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日报》(如图),结合所学完成:

(1)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震惊中外的 。
(2)报纸上日期是“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该事件发生在___年__月___日。
(3)发起这场事件的爱国将领是 和 。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 。
(4)周恩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最主要的原因是( )

(1)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震惊中外的 。
(2)报纸上日期是“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该事件发生在___年__月___日。
(3)发起这场事件的爱国将领是 和 。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 。
(4)周恩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D.停止向红军进攻 |
4.
材料《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1)材料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东北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为流浪?
(2)《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民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1)材料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东北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为流浪?
(2)《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民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连线题- (共1题)
5.
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1936年 张学良 京张铁路
1945年 詹天佑 台儿庄战役
1905年 *** 西安事变
1938年 李宗仁 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 日本天皇 《论联合政府》
1936年 张学良 京张铁路
1945年 詹天佑 台儿庄战役
1905年 *** 西安事变
1938年 李宗仁 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 日本天皇 《论联合政府》
3.选择题- (共12题)
6.
下列条款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是(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
C.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促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促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8.
马小虎的曾祖父是一名中国早期 摄影爱好者。他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由于年代久远变得非常模糊,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于广东某某”的字样,马小虎的同学各抒己见,其中不可能的是( )
A.林则徐摄于虎门销烟时 |
B.孙中山摄于国民党“一大”会址 |
C.周恩来摄于黄埔军校校址 |
D.叶挺摄于北伐战争前夜 |
13.
***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百多年来帝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 B.抗日战争胜利 |
C.三大战役胜利 | D.孟良菌战役胜利 |
15.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
A.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
B.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 |
C.***、周恩来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 |
D.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
4.填空题- (共2题)
18.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这场“革命”指 革命。“先生”是 。
(2)“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A、组建了革命团体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 ,其革命纲领是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包括 、 、 。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 。
(4)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 。
——引自前中共中央***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这场“革命”指 革命。“先生”是 。
(2)“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A、组建了革命团体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 ,其革命纲领是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包括 、 、 。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 。
(4)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