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武夷岩荼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迭崇安。”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一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三中两条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3分)
(2)清江苏巡抚梁章钜说,中国最初只同意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通商口岸,但是英国人坚持要列入福州,遂成五口通商。材料二中,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力争福州开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怎样的改变?(3分)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武夷岩荼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迭崇安。”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一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三中两条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3分)
(2)清江苏巡抚梁章钜说,中国最初只同意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通商口岸,但是英国人坚持要列入福州,遂成五口通商。材料二中,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力争福州开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怎样的改变?(3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皆能制造……。
(1)根据材料一,从李鸿章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进步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洋务运动有怎样的评价?(3分)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皆能制造……。
(1)根据材料一,从李鸿章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进步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洋务运动有怎样的评价?(3分)
2.选择题- (共20题)
6.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8.
中国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割让给俄国是以下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内容( )
A.《瑷珲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勘分西北界约记》 | D.《马关条约》 |
9.
“有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这是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的一段话,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
A.美利坚和英格兰 | B.日本和俄国 |
C.英吉利和法兰西 | D.美利坚和法兰西 |
10.
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说“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C.五四爱国运动 | 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
11.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2.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19世纪70时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的伟大业绩,左宗棠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原因是( )
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 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 |
C.查毁鸦片,虎门销烟 |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16.
初二(5)班的同学将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主要搜集了这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事迹 ②“快蟹”走私船 ③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你认为他们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虎门销烟 |
18.
八年级同学就近代史的某次战争展开的讨论,你知道他们在说哪次战争?()
甲同学:他们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目的 乙同学:侵略军的统帅是瓦德西
丙同学:他们从大沽经天津占领了北京 丁同学:战争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甲同学:他们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目的 乙同学:侵略军的统帅是瓦德西
丙同学:他们从大沽经天津占领了北京 丁同学:战争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这首《炮子谣》描述的内容是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期间的(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20.
(2015·广西来宾)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