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佛山顺德区江义初中初二上期第8周测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3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惨风凄雨,流血斑地,尸骨委于鹰犬,万骨枯而何人凭吊。”
——日本记者1900年日记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割地求和”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记载的事实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后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4)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实施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任用维新人士;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取士,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实行征兵制,扩建海军,训练新式军队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分)请写出李鸿章先后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的“自强”运动,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该变法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主张各有哪些?(2分)
(4)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2分)

2.选择题(共11题)

3.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打的“半仗”。该“全仗”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首次赔款给西方国家
D.打破广州作为唯一口岸的地位
4.
佛山某同学暑假参观某纪念馆发现一段题词:“170多年前,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题词中的“□□”最可能是(    )
A.北京B.上海C.虎门D.南京
5.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B.司法主权C.关税自主权D.内河航运权
6.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7.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8.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
1900年8月15日,义和团乃至平民百姓遭到了疯狂屠杀,大批官署、寺庙、民屋被付之一炬,紫禁城、三海颐园、坛庙陵寝、官署民屋等处大量珍宝财富、文物古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11.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12.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13.
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   )
A.编成《海国图志》B.创办大生纱厂
C.译著《天演论》D.修建京张铁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