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6题)
4.
改错题
(1)《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2)维新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5)《中国青年报》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1)《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2)维新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5)《中国青年报》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7.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

材料一: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材料二:孙中山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指李鸿章)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千古罪人”,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请列举他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写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筹海军、铁路”是指当时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中筹建了三支海军,请列举其中一支海军的名称。

材料一: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材料二:孙中山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指李鸿章)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千古罪人”,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请列举他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写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筹海军、铁路”是指当时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中筹建了三支海军,请列举其中一支海军的名称。
8.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什么作用?
(2)孙中山后来把材料二中的纲领进行阐发,成为领导哪一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由此陈独秀等人在当时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什么作用?
(2)孙中山后来把材料二中的纲领进行阐发,成为领导哪一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由此陈独秀等人在当时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3.选择题- (共11题)
13.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们的群弟,我就是台湾……”台湾被割占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
A.《中法新约》 | B.《马关条约》 |
C.《北京条约》 | D.《尼布楚条约》 |
14.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 B.北伐战争后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