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3/31

1.综合题(共1题)

1.
宏观的角度来探究过去,即从长时段和跨学科两方面的视角来探究历史,远距离、大范围观察才能认清历史大脉络。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三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2.简答题(共1题)

2.
(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材料一中“军人”指的是?此事件中签订的条约是?(4分)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划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2)请说出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分)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2分)
材料三:“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3)材料中的“乱民”是指?(2分)“外国连衡而入京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3.选择题(共28题)

3.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以上条款摘自(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4.如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曾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
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众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该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D.保护民族资本
9.
***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如此评价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人
①为中国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2014 年5月5日,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1级地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1.  2014 年5月5日,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1级地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2.
下列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
13.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是戊戌变法哪一政策的结果( )
A.改革机构,开放言论B.兴办企业,奖励发明
C.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D.更新装备,训练新军
14.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A.培养人才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D.改变政制
16.
1911年后,在公共场合你应该如何称呼一位男士(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公子
17.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上述内容是谁的主张( )
A.***B.李鸿章
C.孙中山D.陈独秀
18.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其中“变革人心”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19.这是在建凌桥上拍摄的兴隆大家庭后的楼群的照片.在水中的楼的倒影遵循什么原理?

20.这是在建凌桥上拍摄的兴隆大家庭后的楼群的照片.在水中的楼的倒影遵循什么原理?

21.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共合作实现
22.
“***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这里”,指的是(  )
A.上海B.南昌
C.庐山D.井冈山
23.
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
A.抗日救国军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D.新四军
24.
《新华日报》1938年4月7-8日报道徐州一役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孔蕴浩先生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此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此战”是指 (   )
A.平型关战役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
25.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图中甲是他的贩运工具,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据此完成下题.

26.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谣诞生于下列哪个时期。(  )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7.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D.三大战役
28.
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时代
29.根据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30.根据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