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二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从材料四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样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二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从材料四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样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
201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2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一重大斗争?
(2)20世纪三十年代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局部侵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一重大斗争?
(2)20世纪三十年代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局部侵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四 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说出材料二这首歌谣包含了哪几件事?(写出3件即可)
(3)材料三中所述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据材料四说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中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党这90年的艰辛曲折的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
材料一 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四 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说出材料二这首歌谣包含了哪几件事?(写出3件即可)
(3)材料三中所述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据材料四说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中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党这90年的艰辛曲折的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
2.选择题- (共13题)
4.
中国人把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叫鸦片战争,如果我们要把课题改为直接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课题,你认为以下最佳课题是()
A.倾销鸦片的战争 | B.开拓市场的战争 |
C.获取赔款的战争 | D.虎门销烟报复战争 |
5.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 B.洋务运动 | C.公车上书 | D.新文化运动 |
6.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的盲目自大 |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
C.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
D.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
7.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11.
夏雨同学阅读了名著《伟人》之《***》(下图),下列哪一片段他不可能在该著作中读到( )


A.***指挥军队攻入长沙城 |
B.***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
C.***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
D.***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
12.
下图是为纪念某一历史会议八十周年,于2015年1月15日发行的邮票,该会议被认为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会议


A.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C.是我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D.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13.
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
C.北伐军攻克武昌 |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
14.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5.
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 |
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