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中八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抗战胜利前夕,为了讨论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
(4)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请问,在解放战争期间,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一个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战役?
2.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对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这一战略部署是在何时实施的?(1分)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指挥者是谁?
(3)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二按图中(1)(2)(3)编号顺序写出三大战役的名称

2.选择题(共20题)

3.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70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林则徐B.左宗棠
C.魏源D.邓世昌
4.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了“文明人”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信中“文明人”指什么人?(    )
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
C.法国军队D.英国军队
5.
下列最能体现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
A.赔款4.5亿两B.严禁人民反帝
C.划定使馆界D.允许列强驻兵
6.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   )
A.《新青年》B.《时务报》
C.《晨报》D.《每周评论》
7.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
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太原会战
11.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被日本攻陷后,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A.上海B.北京C.重庆D.武汉
12.
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
A.延安B.大别山地区
C.南京D.沂蒙山地区
13.
众志成城,共渡国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这种优良传统再次得到体现。下列最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武昌起义D.抗日战争
14.
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
B.松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5.
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16.
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37年”、“卢沟桥”、“全国性抗战”这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D.西安事变
17.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均取材于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D.抗日战争
18.
“大刀——向鬼头们的头上砍去!杀!!!”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刻骨的仇恨,九一八事变就是这一仇恨产生的起点。下列关于这一事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蓄意发动的
B.蒋介石命令中国军队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C.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D.是由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引起的
19.
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A.
B.
C.
D.
20.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C.三大战役D.解放华东
21.
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2.He ______ be lazy, but now he is hard-workin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