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九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7

1.综合题(共2题)

1.
某门户网站以“他们改变了中国”为主题制作了一期特辑,以下是部分节选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写出A、B两处对应的人物。
(2)①、②、③涉及的事件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主题?结合该主题,补充一个历史事件及相应代表人物。
(3)请分别写出④、⑤对应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4)结合上述人物,谈谈他们在改变中国过程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2.
以下图示展现了国共两党已走过的90余年的风雨历程,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A、B、C、D四个历史时期分别配备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来揭示此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状态(走向),并就其中一件事谈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请展望E阶段国共两党关系走向。
(3)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什么感悟?

2.判断题(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成千上万的群众列队欢呼,共和万岁之声震动天地。鸦片战争以来受了太多失败和屈辱的中国人民相信,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将很快使古老的中国结束屈辱,光彩重生。然而,现实很快粉碎了人民的梦想。虽然国号一直保留下来了,但是这个国号之下的政治运行与“共和”二字相去太远。于是,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发起了改造国民性的运动。
————摘自《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群众列队欢呼”是在庆祝中华民国的成立。  (  )
(2)“共和万岁之声震动天地”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3)孙中山要采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 (  )
(4)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粉碎了当时人们的梦想。 (  )
(5)为了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中国的知识精英发起了五四运动。     (  )

3.选择题(共17题)

4.
200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这主要是因为林则徐(  )
A.领导了虎门销烟B.引领了天文研究
C.翻译过外国书籍D.号召过学习西方
5.
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A.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B.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C.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D.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6.
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孤儿”,使台湾沦为“孤儿”惨境的事件是签订了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我国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因抗击外敌阵亡。文中的“外敌”指(  )
A.英国侵略军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军D.八国联军
8.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签订于1901年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少数精英开始意识到“夷有所长,华有所短”,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惨痛的教训”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与科学D.马克思主义
11.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现出一线红——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红色中国》中的诗句。这里的“新潮”是指(  )
A.基督教教义的传播B.人文主义的广泛宣传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实事求是思想的出现
12.
老战士王镇曾用画笔记录他的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井冈山会师
13.
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14.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实地考察。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共红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应该去的地方是(  )
A.上海B.南京C.南昌D.井冈山
15.
历史剧《北平无战事》曾在央视热播。该剧讲述了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该剧最有可能以哪一事件为背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6.
李宗仁在《焦土抗战论》中表示:“我要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他的决心体现在(  )
A.血染卢沟桥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7.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其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
18.
2010年12月,“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试车,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度纪录。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  )
A.南满铁路B.淞沪铁路
C.宝成铁路D.京张铁路
19.
1902年袁世凯向慈禧进贡了一辆奔驰轿车,可她坐了一次就不用了。原因是司机不跪且坐在她的前面,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此事说明()
A.慈禧太后生活简朴
B.当时中国社会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严重依赖外国
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观念的阻碍
20.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
①坐轮船出国留学  ②陪朋友看电影 ③在家看电视  ④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