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列强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1840年至1901年的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下表
(2)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代表人物。(各一位)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说出“八一枪声”“革命道路”分别指什么?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请写出来。
(1)1840年至1901年的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下表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 |
|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 《辛丑条约》 | |
(2)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代表人物。(各一位)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说出“八一枪声”“革命道路”分别指什么?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请写出来。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材料二: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解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材料三:中日友好源远流长,但现在中日两国关系再现不和谐因素,一是历史认知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等问题),中日之间现在的真正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一所反映的战争中,中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请列举一位民族英雄和一例主要战役。
(3)材料二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请列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哪些重大意义?(不得摘抄原文)
(6)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材料二: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解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材料三:中日友好源远流长,但现在中日两国关系再现不和谐因素,一是历史认知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等问题),中日之间现在的真正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一所反映的战争中,中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请列举一位民族英雄和一例主要战役。
(3)材料二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请列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哪些重大意义?(不得摘抄原文)
(6)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重要会议,该会议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2)图二反映的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请写出在图三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制定的政治路线。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重要会议,该会议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2)图二反映的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请写出在图三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制定的政治路线。
4.
阅读下图,请回答:

(1)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率领该城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谁?
(2)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3)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1)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率领该城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谁?
(2)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3)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2.选择题- (共12题)
6.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写这首诗不会早于
A.1927年 | B.1935年 | C.1937年 | D.1945年 |
9.
***称:“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他说的这个“转折点”应发生在哪一年
A.1945年 | B.1946年 | C.1947年 | D.1948年 |
11.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相同方面是
①沉重打击了日寇 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①沉重打击了日寇 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13.
周恩来曾说过,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蒋介石总想赶我们过“外壕”,而我们已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与这段话对应的战役是
A.转战陕北 |
B.挺进大别山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14.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