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开县五校八年级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30

1.简答题(共1题)

1.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丧失了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

2.综合题(共3题)

2.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这番话的?
(3)从以上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浮雕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② 事发后的第二年,中国产生了什么新政权?
③ 你如何认识该事件的性质?
4.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书刊的创办者是谁?
② 书刊的创办有什么意义?

3.选择题(共15题)

5.
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6.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遭到外国强盗的摧残后的遗迹。它首次遭到西方列强掠夺和焚烧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8.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严重损害中国主权B.巨额赔款
C.严禁人民反帝活动D.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使馆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其中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这三次历史事件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0.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发动“公车上书”B.创办《万国公报》
C.建立强学会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11.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B.三民主义
C.维新思想D.反清思想
12.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它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
A.孙中山B.康有为C.袁世凯D.陈独秀
14.
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保国会B.同盟会C.国民党D.兴中会
15.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锋芒指向(  )
A.帝国主义B.资本主义C.孔孟之道D.维新思想
16.
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17.
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A. 宣传尊孔复古 B. 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 提出民主和科学     D. 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18.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19.
北伐战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打击军阀的顺序是()
A.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B. 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C. 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D. 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