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沭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3

1.综合题(共1题)

1.
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三十七年前甲午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 晚上十点半, 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二:70年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是全世界热爱和平事业人民的胜利。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战争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华民族为开创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
——2015年2月27日新华网
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四: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一个人类社会共同回顾历史、汲取教训、展望未来的重要年份。正因为此,“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已被列入联大议程。……应当注意的是,日本是亚洲的重要国家,近年来日本一些人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与立场严重拖累了亚洲的合作。
——2015年1月13日中国新闻网
(1)材料一是对哪一事件的描述?该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战进入了什么阶段?“黄海之役”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材料四认为,近年来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与立场已经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联合国大会“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可以强化人们的哪些认识?

2.选择题(共10题)

2.
“1939年6月,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此事”是指
A.虎门销烟B.黄海海战
C.火烧圆明园D.威海卫战役
3.
以往人们穿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子,相互交谈和通信多称呼对方为大人、老爷。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礼节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戊戌变法期间
4.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
5.
“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南昌起义D.西安事变
6.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聂耳
7.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大捷
8.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D.台儿庄战役
9.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④D.①④
10.
1899年,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开车试工,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这一消息最可能刊载在( )
A.《每周评论》B.《民报》C.《新青年》D.《申报》
11.
现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属于“穿帮”的是()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C.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
D.1912年3月,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长辫的男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