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海南海口西湖实验中学初三上期末综合检测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5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二 八国联军冲入北京后,纵火放炮,大肆抢劫。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成了一个“强盗世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最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的(  )(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劳务输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回顾抗日战争历程,列举为国捐躯的中国将领和指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将领各一名。(4)从材料一、二中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及八国联军的劫掠到材料三中抗战的胜利给你怎样的启示?
2.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四位人物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写出与之有关的大事。
(2)图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后人还是给予极高的评价。请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当年4月29日建立)。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同志在2011年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1年波澜壮阔,91年壮丽辉煌,这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华学堂”是当时我国什么政府建立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年(2012)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八一枪声”指什么历史事件?列举中国共产党从长征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名称,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3)你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
根据下面两组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1)根据第一组图提供的信息,说出历史上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什么战争。
(2)根据第二组图提供的信息,说出历史上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了什么战争。
(3)第一组图中的黄埔军校是由谁创办的?
(4)第二组图所反映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
(5)从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你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15题)

5.
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下图南京曾经是中国古老的都城,近代以来,又备受世界关注。以下关于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地
B.林则徐销毁缴获的鸦片地
C.中国近代史上首先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D.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
7.
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
如图是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的警世钟,其警世意义缘自l70年前在此地订立《南京条约》。出自该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割台湾给日本
C.赔款白银4.5亿两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9.
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的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0.
材料中第三次战争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它暴露了清政府制度的腐朽。由此而引发的一场近代化探索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12.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
13.
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早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4.
下图是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等的合影。你认为***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
D.为了显示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
15.
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是一场全民性的抗战,其中反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
A.抗日义勇军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6.
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多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放置哪个纪念馆门前()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17.
“1947 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8.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对图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

①中国当时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已经使用电话,但并不普及
③电话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④当时电话已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19.
晚清时期,清政府曾想自修铁路,遭到外国人嘲笑。一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
A.李鸿章B.康有为
C.詹天佑D.张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