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中学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5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

1.判断题(共1题)

1.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通过重要会议制定的。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改正: 
(2)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
改正:   
(3)中共十二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改正:
(4)中共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
改正:
(5)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改正:

2.综合题(共2题)

2.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几副对联:
对联一: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
对联三: 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四: 万紫千红增特色,“一国两制”促和平。
对联五: 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对联一中的“计划建设”是指什么的实行?
(2)对联三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3)对联四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4)对联五中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来的?“梅开三度”是指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请任意列举其中的两点成就。
(5)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3.
探究题,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探究:
(探索)
(1)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失误)
(3)1958年,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兴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中“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转折)
(4)右框中的歌词见证了中国农村的改革成果,这一成果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敢为人先的是何处农民首创“大包干”?

(旗帜)
(5)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这里所说的旗帜是指什么?
(感悟)
(6)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选择题(共18题)

4.
1980,一位最早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厦门B.广州C.深圳D.上海
5.
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
A.辛亥革命、土地改革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土地改革
D.辛亥革命、抗战胜利
6.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香港、澳门回归
7.
为了导弹、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一大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为我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进行攻关,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技英雄人物是(  )
A.屠呦呦B.杨振宁
C.袁隆平D.邓稼先
8.
下列对如下图五大发展理念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B.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C.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D.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9.
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据统计,以下为 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语。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
A.严重、困难、开国大典B.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D.改造、“大跃进”、经济建设
10.教师节快乐。     
11.教师节快乐。     
12.教师节快乐。     
13.
***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
14.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图中从B点到C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5.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项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6.
时间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可以系统、完成的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如果为下列时间轴配上的合适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7.
2017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
②海军陆战队的建立
③歼5型歼击机的仿制成功
④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
18.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最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19.
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20.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21.
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