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题文)读图,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图1、图2分别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概括我国取得上述经济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图1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图1、图2分别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概括我国取得上述经济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
(题文)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美国时代看来一帆风顺。美国经济规模是日本的两倍还要多,美国军备开支超过了世界其他大国总和。中国习惯性地被视为美国的未来挑战者,但中国进入世界前列尚需数十年时间。恐怖分子对纽约与华盛顿的袭击肯定挫伤了冷战结束与西方胜利所带来的安全感,但它们并不会危及美国的霸主地位。的确,袭击事件已重新激起了美国参与全球性事务的欲望。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继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在对中国保持警觉的同时将继续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
上述观点代表了目前的流行看法,可是这种看法与现实差距太大。不但美国的统治地位不如其外表那样稳固,而且这种地位已开始被削弱了。崛起的挑战者不是中国或伊斯兰世界,而是欧洲联盟。这个政治实体正处于集中整合欧洲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资源以及历史抱负过程之中。
……
历史正在轮回。在摆脱了大英帝国之后,美国成为一个联邦,成为一个世界主要国家,最后它使得欧洲列强黯然失色。现在轮到欧洲上台并摆脱拒绝交出其至高无上特权的美国的时候了。
——(美)查尔斯▪A ▪库普钱《谁是美国终结者?》
(1)美国是怎样“脱离了大英帝国”的?
(2)美国“使得欧洲列强黯然失色”,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是在什么时候?
(3)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请你说说当今美国视中国为什么。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4)请你概括材料的中心观点。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证你的观点。
美国时代看来一帆风顺。美国经济规模是日本的两倍还要多,美国军备开支超过了世界其他大国总和。中国习惯性地被视为美国的未来挑战者,但中国进入世界前列尚需数十年时间。恐怖分子对纽约与华盛顿的袭击肯定挫伤了冷战结束与西方胜利所带来的安全感,但它们并不会危及美国的霸主地位。的确,袭击事件已重新激起了美国参与全球性事务的欲望。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继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在对中国保持警觉的同时将继续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
上述观点代表了目前的流行看法,可是这种看法与现实差距太大。不但美国的统治地位不如其外表那样稳固,而且这种地位已开始被削弱了。崛起的挑战者不是中国或伊斯兰世界,而是欧洲联盟。这个政治实体正处于集中整合欧洲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资源以及历史抱负过程之中。
……
历史正在轮回。在摆脱了大英帝国之后,美国成为一个联邦,成为一个世界主要国家,最后它使得欧洲列强黯然失色。现在轮到欧洲上台并摆脱拒绝交出其至高无上特权的美国的时候了。
——(美)查尔斯▪A ▪库普钱《谁是美国终结者?》
(1)美国是怎样“脱离了大英帝国”的?
(2)美国“使得欧洲列强黯然失色”,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是在什么时候?
(3)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请你说说当今美国视中国为什么。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4)请你概括材料的中心观点。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证你的观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二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反动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也为了对外掠夺,沙皇尼古拉二世把俄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俄国屡遭失败,这使俄国本来就很落后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材料二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俄罗斯重新崛起势头强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危机是怎样实现国家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际角度分析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二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反动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也为了对外掠夺,沙皇尼古拉二世把俄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俄国屡遭失败,这使俄国本来就很落后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材料二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俄罗斯重新崛起势头强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危机是怎样实现国家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际角度分析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4.
1840年左右,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广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处于清朝统治下,封闭落后,危机四伏,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重要目标。上述材料说明了
A.鸦片战争的背景 | B.鸦片战争的经过 |
C.鸦片战争的影响 | D.鸦片战争的实质 |
5.
(题文)自近代以来,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九年级(1)班同学在复习“国防建设”这一主题时,收集了下列图片资料,其中你认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有海无防”
②制度腐朽、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有海无防”的主要原因
③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实力大大增强
④中国已成为与美国并肩的军事强国

①近代中国“有海无防”
②制度腐朽、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有海无防”的主要原因
③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实力大大增强
④中国已成为与美国并肩的军事强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6.
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康有为、张謇的相同主张
1895年5月 | 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上书光绪帝,提出拒绝批准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几项主张 |
1895年夏 | 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了“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的观点 |
A.公车上书 | B.维新变法 | C.强国富民 | D.实业救国 |
7.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下列对“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B.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C.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8.
下列历史人物图片与文字材料对应有误的是


A.图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B.图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C.图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D.图四: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9.小亮求得方程组 {#mathml#}{#/mathml#} 的解为 {#mathml#}{#/mathml#} ,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请你帮他找回这两个数,“●”“★”表示的数分别为( )
10.
对下边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注:图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卅四年(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作,子凯,圣扬学弟永存”。
①该漫画创作于1945年 ②该漫画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坚定决心 ③该漫画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④该漫画反映了丰子恺对中共七大的寄语

注:图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卅四年(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作,子凯,圣扬学弟永存”。
①该漫画创作于1945年 ②该漫画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坚定决心 ③该漫画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④该漫画反映了丰子恺对中共七大的寄语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1.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2.
下列数据表明我国( )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人们生活不断改善
③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⑤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⑥城镇居民收入不平衡。
年份 | 国民生产总值 | 进出口总额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24.10亿元 | 206.38亿美元 | 343.40元 |
2012年 | 519322亿元 | 38668亿美元 | 24565元 |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人们生活不断改善
③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⑤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⑥城镇居民收入不平衡。
A.①②⑤⑥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⑥ |
13.
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杰文斯描述的主要是
A.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
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
D.英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 |
14.
下面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该报告研究的主题是( )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事件: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
方式:技术变革、革命、改革等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事件: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
方式:技术变革、革命、改革等
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 B.科技革命的开展 |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15.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西方文学与艺术成就的笔记,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德莱赛——《等待戈多》 |
B.俄国——列夫•托尔斯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
C.西班牙——梵高——《格尔尼卡》 |
D.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
16.
(题文)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下列关于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国家走上殖民侵略的道路 |
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
D.经济大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17.
面对经济困难导致的政治危机,列宁选择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罗斯福选择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有计划经济 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的特有产物 ③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④两种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有计划经济 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的特有产物 ③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④两种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8.
以下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列表
对上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国家 | 1926年(%) | 1931年(%) |
法国 | 12 | 38 |
德国 | 12 | 40.7 |
美国 | 20 | 53 |
英国 | 4 | 10(1932年) |
对上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
B.经济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
C.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
D.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
19.
下面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1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
②图1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③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造成了欧洲的分裂与对抗
④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促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①图1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
②图1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③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造成了欧洲的分裂与对抗
④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促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A.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正义 |
D.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