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一百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斗争的过程后,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写出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以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各一例。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3)材料二中,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这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一百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斗争的过程后,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写出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以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各一例。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3)材料二中,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这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70千克 | 7.15千克 |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2.选择题- (共13题)
5.
国务院总理***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十三五”规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 B.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D.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
8.
新华书店中有一本名为《共和国最大冤案》的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


A.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 |
B.江青一伙对谭震林等人进行批判 |
C.邓小平被排挤出中共中央委员会 |
D.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后台 |
11.
(题文)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12.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13.
三十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为了改变这种弊端,我国 ( )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
C.设立浦东开发区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4.
如果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中国的100位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推荐下图人物参选“特别贡献奖”,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 )

A.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B. 新中国的缔造者
C.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B. 新中国的缔造者
C.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