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所给予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一、二、三分别是在哪次科技革命活动的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发明?图二的成果我们梧州人民享受到了吗?
(2)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一项计划,被称为什么计划? 1996年,中国又将哪一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3)图三、四,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4)综上所述,我们该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请至少从两个方面写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一、二、三分别是在哪次科技革命活动的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发明?图二的成果我们梧州人民享受到了吗?
(2)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一项计划,被称为什么计划? 1996年,中国又将哪一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3)图三、四,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4)综上所述,我们该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请至少从两个方面写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
2.
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欧美国家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美洲的航海家是谁?他是哪个国家人?
(2)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3)在17~18世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最早进行革命的是哪一个?
(4)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美洲的航海家是谁?他是哪个国家人?
(2)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3)在17~18世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最早进行革命的是哪一个?
(4)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5题)
4.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改良广州港,整治西江。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的建成,“以电养航”,“以电治水”,“以电支农”,振兴西江水运,消除西江洪涝灾害,加快了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枢纽的建成体现了孙中山的哪种思想?
A.国共合作 | B.民权主义 |
C.民族主义 | D.民生主义 |
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探究下列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做“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战争审判]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接受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探究下列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做“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战争审判]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接受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8.
梧州宝石加工是广西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也有重要发展,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一个“黄金时代”
②主要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③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发展落后
④从地区之间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较为发达,内地薄弱
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一个“黄金时代”
②主要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③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发展落后
④从地区之间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较为发达,内地薄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③④ |
9.
上世纪50年代末,梧州市的民间流传这样的的一句话“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 ”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三大改造 |
10.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被美国政府敌视,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20多年后,是哪一件事的发生结束了两国的对抗关系?使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A.1971年基辛格访问中国 |
B.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
C.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 |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11.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了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由中国温家宝总理倡导,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博览会,这个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的承办单位是谁?地点在哪里?
A.广西区政府南宁 | B.广东省政府广州 |
C.福建省政府福州 | D.云南省政府昆明 |
12.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下列哪事件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①香港的回归 ②澳门的回归 ③二战后的台独思潮与运动
④新疆的分裂恐怖事件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香港的回归 ②澳门的回归 ③二战后的台独思潮与运动
④新疆的分裂恐怖事件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⑤ | B.①② |
C.③④⑤ | D.③④ |
13.
我国是东方文明国家中比较注重教育的国家,在古代的西方文明中也有一个城邦国家---雅典,同样是重视教育的国家,你知道是谁当政期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相当发展,使雅典达到全盛吗?
A.胡夫 | B.汉谟拉比 |
C.伯利克里 | D.凯撒 |
16.
2015年9月以来,面对因贫困和战乱涌向欧洲的非洲及中东的近百万难民潮,德国总理默克尔打开国门,积极接收安置难民,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而在近代史上,德国曾经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严重伤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加入了哪一组织作战:
A.三国同盟国 | B.轴心国 |
C.三国协约国 | 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