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47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9

1.综合题(共2题)

1.
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氢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3)今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召开的时间?为什么说它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4)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谁?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
2.
新中国六十年民生变化的背后,折射出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材料一: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1)根据材料一概述建国初期民生状况。列举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的举措。
材料二: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饭,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广西大力推广“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重大失误。这些失误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材料三: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公斤,城乡人民穿着质量大有提高……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姓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3)材料三折射出这一时期有哪些方面的新发展?指出推动新发展的原因。
(4)新中国六十年民生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3.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辛亥革命 
③中国人民共和中国成立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
A.22年B.27年C.28年D.30年
5.
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7.
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C.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9.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10.
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11.
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 )上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2.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
A.国家土地所有制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D.公社土地所有制
13.
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据统计,以下为 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语。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
A.严重、困难、开国大典B.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D.改造、“大跃进”、经济建设
14.教师节快乐。     
15.教师节快乐。     
16.教师节快乐。     
1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18.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快速发展的领域包括( )
①钢铁
②煤炭
③电力
④机械制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
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20.
下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2.
下图是不同时期深圳的图片,1979年深圳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今天深圳发展成现代化的大都市。导致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在深圳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B.允许外资企业、华侨、港澳同胞来深圳投资
C.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D.深圳完全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转变
23.
我国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确的顺序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4.
农业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1年间的4.9%,究其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大跃进”的促进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的推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