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湛江二十七中九年级4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4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4

1.综合题(共1题)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持续的探索与奋斗,已经走过了95年的奋斗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材料二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路。这条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1)根据材料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请问“沉沦”指的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沉沦”?材料一“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上升’”应是从哪一事件开始?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主要是走出一条什么道路?请写出材料二中“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经济领域进行的成功实践? 1978年,哪个省的农民最先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他们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中“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2.选择题(共13题)

2.
厦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许多特殊荣誉。在近代史上,该地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
近代某条约规定:各省官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4.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自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此一改变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共建党D.国民大革命
5.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民族主义精神”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
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大革命兴起D.全面抗战的开始
6.
***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们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挺进大别山D.平津战役
7.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打倒列强,除军阀”
9.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0.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一国两制”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11.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邓小平南方讲话B.设立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2.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13.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