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历史(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44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6

1.综合题(共4题)

1.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 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材料二孙中山说:“文(孙中山名),爱国若命。”他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 的口号。1924年 11月一1925年3月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呼吁“打破列强的侵略,,、“废除 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指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 统一,便受害。”他还说:“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 个大责任。”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请结合中国近代有关史实略举一例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会议提出“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还提出15年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到100年建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宏伟构想。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些方面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探索?
3.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指出:“(18 世纪)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1)材料评论的是什么历史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产生了哪些伟大的人物?14世纪与其性质相同的运动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这场运动的历史作用.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 年,苏联引爆了一颗核装置,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2 年、1953 年,美国、苏联先后爆炸了氢弹。1957 年,苏联成功试射“多级超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还成功发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之旅。1958 年,美国也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并将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1969 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德林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材料二  1967 年,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发表《关于政治同盟的宣言》。1969 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政治合作制度。1970 年,欧共体外长会议指出,“在政治统一方面取得进展的最好方式”是“首先集中于外交政策的协调,以便向全世界表明欧洲负有政治使命”。1983 年,欧共体首脑会议表示要加强外交合作,力争用一个声音说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共体加强政治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历史启示。

2.选择题(共9题)

5.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瑷珲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6.
***说: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这里的“新局面”是指( )
A.北伐战争的开始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C.解放战争的开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
下表显示,到1913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说明
项目
1895年
1913年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29737
93335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171679
570163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200万
700万
 
A.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
B.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D.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
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海峡两岸“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 经济领域密切合作 B. 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C. 两岸直接“三通”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0.
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1.
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材料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人民宪章》
12.
恩格斯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这一现象出现在()
A.“蒸汽时代”到来后B.新航路开辟后
C.“电气时代”到来后D.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
13.
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