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是从哪一年算起的?
(2)材料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中国人民在这“三十年”中,依次经历过那四个革命斗争时期?
(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是从哪一年算起的?
(2)材料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中国人民在这“三十年”中,依次经历过那四个革命斗争时期?
(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队,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晨4时停止,天亮前隐蔽完毕,不露痕迹,入夜开拔,奔赴前线。就在“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东西两线部队争先恐后地向中朝边境狂奔猛进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埋伏在鸭绿江南岸的崇山峻岭中,准备与之进行一场特殊的较量。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开始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广大新解放区实行……没收地主阶级的多余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两个事件都发生于哪一年?这两个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 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队,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晨4时停止,天亮前隐蔽完毕,不露痕迹,入夜开拔,奔赴前线。就在“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东西两线部队争先恐后地向中朝边境狂奔猛进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埋伏在鸭绿江南岸的崇山峻岭中,准备与之进行一场特殊的较量。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开始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广大新解放区实行……没收地主阶级的多余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两个事件都发生于哪一年?这两个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政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什么政策?应该怎样评价这种“和平方法”?
(2)除工商业外,我国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政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什么政策?应该怎样评价这种“和平方法”?
(2)除工商业外,我国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材料二 黄埔肩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剑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天安门诗抄
(1)以上材料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此事件发生在何时?属于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2)诗歌中的“鬼”与“豺狼”暗喻什么?
(3)诗歌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材料二 黄埔肩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剑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天安门诗抄
(1)以上材料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此事件发生在何时?属于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
(2)诗歌中的“鬼”与“豺狼”暗喻什么?
(3)诗歌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徐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见的矛盾。”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样解决这一矛盾?
(3)为什么八大制度的路线和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答两点即可)
材料: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徐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见的矛盾。”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样解决这一矛盾?
(3)为什么八大制度的路线和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答两点即可)
2.选择题- (共15题)
13.
(题文)***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A.镇压反革命运动 | B.抗美援朝运动 | C.合作化运动 | D.土地改革运动 |
15.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周恩来坚持不改是为了
A.继承传统 |
B.艰苦奋斗 |
C.居安思危 |
D.与时俱进 |
16.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 B.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18.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某一历史时期喊出的口号:“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之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