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劫掠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2)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3) 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中列强所犯下的罪行?请说出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面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请你举例说明。
(5)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想?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劫掠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2)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3) 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中列强所犯下的罪行?请说出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面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请你举例说明。
(5)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想?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文中“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由哪一派别领导?列举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2)这一派别从哪几个方面展开了“自救”?
(3)这场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理由。
(4)材料中“新的社会力量”是指什么?这个“新的社会力量”的先锋队组织的名称是 什么?她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文中“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由哪一派别领导?列举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2)这一派别从哪几个方面展开了“自救”?
(3)这场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理由。
(4)材料中“新的社会力量”是指什么?这个“新的社会力量”的先锋队组织的名称是 什么?她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2题)
5.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可获利润1200元.设生产A种产品的生产件数为x,A、B两种产品所获总利润为y(元).
8.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 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