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4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综合题(共3题)

1.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3)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2.
“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 (只填数字序号)。三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 (只填数字序号)。
(2)图片②和图片③所示的事件完成后,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3)图片①“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
(4)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3.
外交,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共同倡导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在哪个国家举行的?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  1950年,美国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禁运办法推广适用于一切商品。”
材料四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3)材料三、四看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变化始于哪位美国总统?
材料五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也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
(4)材料五中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反映的是我国外交上哪一个重大事件?

2.选择题(共23题)

4.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代结束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美建交
5.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性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北平解放C.新政协召开D.新中国成立
6.
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主要是指哪国?率领军队出国作战的司令员是谁?( )
A.日本,陈毅 B.越南,邓小平
C.韩国,林彪 D.美国,彭德怀
7.
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
C.《东方红》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9.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0.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1.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2.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 斤,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B.大跃进时“浮夸风”盛行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D.福建实行包产到户政策
13.
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开国大典
14.
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三反”“五反”运动的进行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没收了官僚资本D.完成了三大改造
15.
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一大”:成立中共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
16.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7.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   )
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19.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抗日战争的破坏
20.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21.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案,是十年动乱期间最大的冤案。这一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2.
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迎接尼克松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提出求同存异④会见田中角荣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3.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这一状况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改变。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迎来了前来访问的尼克松总统,这次访问的直接结果就是( )
A.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B.《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D.《八一七公报》的发表
24.
1971年,***曾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此语评论的是中国( )
A.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正常化B.出席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参与APEC活动
25.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主改革制度
C.土地改革制度 D.改革开放制度
26.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名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负却又不甘沉沦的名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
A.潜艇部队的建成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