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
材料四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4)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
材料四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4)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
“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四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______(只填数字序号).四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______图片(只填数字序号)。
(2)图片②和图片③所示的事件完成后,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3)图片①“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
(4)图片④“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四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______(只填数字序号).四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______图片(只填数字序号)。
(2)图片②和图片③所示的事件完成后,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图片 | 图②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 图③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地主土地所有制 转变为 农民土地所有制 | ______ 转变为 ______ |
(4)图片④“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3.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邓小平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我国必须对外开放?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好处。
(3)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们泰州属于哪一经济开放区?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内地。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邓小平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我国必须对外开放?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好处。
(3)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们泰州属于哪一经济开放区?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内地。
2.选择题- (共16题)
5.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
6.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面人物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7.
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主要是指哪国?率领军队出国作战的司令员是谁?( )
A.日本,陈毅 | B.越南,邓小平 |
C.韩国,林彪 | D.美国,彭德怀 |
8.
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A.《黄河大合唱》 | B.《义勇军进行曲》 |
C.《东方红》 |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10.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1.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2.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6620.5千克(见下图),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
B.当时浮夸风盛行 |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 |
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
13.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8.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名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负却又不甘沉沦的名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
A.潜艇部队的建成 |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