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江西南昌初中教育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4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8

1.综合题(共2题)

1.
2011年寒假,某同学拟定去江西省参加一次红色旅游。他制定了如下计划,请你协助他完成下表。(10分)
目的地
你认为他应该去的两个地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回眸
他要结合一个历史事件写一篇参观游记。你建议他选取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精神
他将在游记中抒写自己感受的革命精神,你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计献策
他想给江西的革命老区建设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你认为其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材料二
下图是2015年9月3日,我国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大阅兵。这是中国首次提出把中国的抗日战争视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实力和必胜信念,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材料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43年,但中日两国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有历史的认知问题(侵华战争),有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现在日本高调炒作南海议题,借南海问题孤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希望日方言行一致,切实正确认识和对待侵略历史,深刻汲取历史教训,走和平发展道路。日本只有诚实面对过去,才能真实拥有未来。
①依据材料一反映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做为东方主战场,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③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侵华真相的事实,并升级领土争端。请结合材料及时事谈谈你的看法。

2.选择题(共14题)

3.
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与战争相联。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以它而命名,并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4.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一五”计划
5.
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A.上海    
B.长沙    
C.北京   
D.广州
6.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7.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8.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9.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抗在日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请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0.
某班正在开展辩论赛,正反方的辩题分别为“释放蒋介石”、“除掉蒋介石”。请问这个班正在辩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四一二政变    
D.七七事变
11.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12.
有人形象的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 ,你知道这里的“门”是指哪里吗?(   )
A.沈阳    
B.锦州    
C.辽宁    
D.长春
13.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4.
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15.
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发电报    
B.乘飞机    
C.乘火车    
D.乘轮船
16.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   )
A.詹天佑——“人”字型路轨
B.张 謇——状元实业家   
C.侯德榜——《制碱》     
D.魏 源——《天演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