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金华太平天国王府经过三年的修缮,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开馆迎客,小明于当日前去参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史迹】小明看到侍王府气势宏伟,游人如织,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年的那场运动……
(1)请结合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侍王府遗址的价值。
【寻觅史踪】在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展台前,小明听到导游“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的解说时,不由地联想到l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组织的一场自救运动,而且效果还不错。
(2)小明联想到的那场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
【探究史评】为更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小明又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后人评价不一:孙中山认为这场运动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仍不免为专制,不能算成功;***则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冲出中世纪、寻找西方真理的开始……小明若有所思。
(3)小明这种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走进史迹】小明看到侍王府气势宏伟,游人如织,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年的那场运动……
(1)请结合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侍王府遗址的价值。
【寻觅史踪】在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展台前,小明听到导游“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的解说时,不由地联想到l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组织的一场自救运动,而且效果还不错。
(2)小明联想到的那场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
【探究史评】为更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小明又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后人评价不一:孙中山认为这场运动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仍不免为专制,不能算成功;***则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冲出中世纪、寻找西方真理的开始……小明若有所思。
(3)小明这种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变者”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变者”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3题)
3.
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 | B.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D.都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
4.
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2015·广西来宾)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8.
某班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过程时,研究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严复、魏源、孙中山、胡适 |
B.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
C.魏源、张之洞、鲁迅、孙中山 |
D.梁启超、左宗棠、李大钊、孙中山 |
9.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 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11.
陈独秀、蔡元培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巧的是三人都属兔。当时胡适年轻气盛,为了抬高自己,曾向别人夸耀说,北大是由“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下列关于北大“三只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蔡元培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
B.胡适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 |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
D.胡适创办《青年杂志》 |
12.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小芳为了了解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在谷歌网站上输入“1927年4月18日的中国”,你认为可能搜索到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B.黄埔军校建立 |
C.北伐战争开始 |
D.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