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西区岑溪市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4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3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救国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材料二:

图(1)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图(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材料三: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尔曾讲到,“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第二期的探索事件。并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材料二的两个会议分别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中国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华尔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2015年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消息再次激发了人们对科技的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2)美国在电、汽车、飞机三种技术上取得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4)1964年10月,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地位?
(5)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6)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四位老科学家倡导了什么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7)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
历史证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二:当日本……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俄国存在什么重大的缺点?
(2)材料二中日本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通过什么事件实现了其本国的变革?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列宁为了纠正错误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并指出德国和日本是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

2.选择题(共11题)

4.
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关天培
5.
1915年,青年们能够阅读并和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大师们作近距离交流的杂志是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长征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7.
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请找出发展到达B点高峰的主要原因
A.清政府鼓励发展
B.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C.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
某同学在研究一历史事件的时候,发现该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抗战胜利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成立
9.
“农业丰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说明了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下列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不利的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A.中美正式建交
B.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察看被恐怖组织ISIS破坏的西亚文明古国文物,应该去下图中的点
A.AB.BC.CD.D
12.
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
C.公有制经济取代私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3.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是为了纪念
A.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巴黎公社运动
14.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真实的现实。他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