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秦皇岛抚宁学区初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4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见下图)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纥付款。

(1)请列出列强“侵占中国的领土”的不平等条约三例。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哪两个国家?
(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有哪些?
2.
观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划“√”,否则划“×”。

图1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图2屈辱的见证

图3 1900年的北京
(1)图1中条约涉及到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
(2)图1场景出现在1840年。
(3)制造图2惨景的罪魁祸首是美国。
(4)图3战争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5)图2和图3情景发生在同一场侵略战争中。
(6)三幅图片让我们看到了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1)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哪个阶级或派别的政治主张?
(2)简述材料一.二.三三段材料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在中国进行的斗争实践及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广州

材料二:国民政府以两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学校门前有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可以看出该学校培养什么样人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的相关情况?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联系?
(3)这次战争的结果如何?而该战争所在时期的国民革命运动结果又如何?造成这一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28题)

5.
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有一块“虎门销烟”的浮雕,以此怀念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6.
历史上将英国第一次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称为鸦片战争,主要原因是
A.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战争因英国政府保护鸦片走私而起
D.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7.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8.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9.

1964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下列图片中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10.
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 (  )
A.清政府B.地主阶级C.中国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1.
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说明了
A.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上海是最早出现工人罢工的城市
C.工人阶级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表面调停,实际支持侵略”角色出现的帮凶是
A.英.法两国
B.日.美两国
C.法.俄两国
D.美.俄两国
13.
某电视台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其中有这样一道文化知识试题:“请在下列人物中选择:19世纪70年代主张并率军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的是谁”。正确答案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14.
在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中,某班学生拟订了如下四个主题,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圆明园的浩劫》
B.《太平天国的号角》
C.《甲午风云》
D.《辛亥风云》
15.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A.黄海海战中
B.辽东半岛战役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袭击
16.
如果让你担任记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时,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
17.
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B.它要求改革政府机构变法图强
C.它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想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18.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l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材料所述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A.遏制洋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练兵以制器为先
C.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
D.防海之害,非整水师不可
19.
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20.
有关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主张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武装推翻清政府
C.都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D.几乎在同时登上历史舞台
21.
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22.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取的是改良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2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
C.组织强学会D.戊戌变法
24.
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向地主收买土地
25.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6.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27.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组织人民的标志是
A.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28.
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9.
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革命成功了D.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了
30.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31.
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革命政府
32.
对八国联军侵华直接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是
A.帝国主义国家不满既得利益
B.想要抢劫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
C.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D.为尽快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