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初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4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9

1.判断题(共1题)

1.
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这些官员被称为“维新派”。他们创办军事、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军事科技人才。
错误:
理由:

2.综合题(共4题)

2.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封建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结合所学的日本历史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4.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右图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右图人物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下图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5.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我市将开展以“缅怀红军长征”和“感受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纪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缅怀红军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①红军进行“远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要北上抗击侵华日军
C.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D.要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些险阻?
③假如你要考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应到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C.甘肃会宁
D.陕北吴起镇
(2)感受长征精神:
从下图历史事件中,你感受到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3.选择题(共22题)

6.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A.增进中英友好来往
B.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D.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7.
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镶嵌着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下图是第一幅。图中反映了1839年虎门销烟的斗争情景。领导这场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康有为
8.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都是因鸦片输入问题引起
B.英国仍为主要的侵略国家
C.它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扩大了侵略权益
D.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9.
新疆有一种柳树,成为“左公柳”。它是为下列哪个人物而起名的?
A.林则徐
B.左宝贵
C.左宗棠
D.李鸿章
10.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11.
“这朝廷已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里所说的现象应该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2.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B.开始正式派遣留学生
C.创办的企业大都采用大机器生产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产生
13.
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14.
下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不愿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的是
A.康广仁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15.
“戊戌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C.废除科举制度
D.中业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
16.
维新派最早创办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B.《时务报》C.《中外纪闻》D.《国闻报》
17.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18.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
19.
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是
A.B.C.D.
20.
新文化运动时期,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小刘想要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假如你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你会建议他写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十月革命一炮打响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21.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B.“民主”和“科学”
C.“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D.“新道德”和“新文学”
22.
下图所示文章的作者是
A.李大钊
B.鲁迅
C.陈独秀
D.胡适
23.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24.
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主要是因为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了( )
A.领导作用B.主力军作用C.先锋作用D.决定性作用
25.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十月革命的影响
26.
“大家到这所学校(下图)来,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说明此校最大特点是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C.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军校
D.培养将军的摇篮
27.
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B.决定北上抗日
C.决定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D.确立***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