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性质和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性质和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
(4)依据以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个国家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
(4)依据以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个国家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20题)
3.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他评价的这场战争
A.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
B.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力量悬殊 |
C.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 |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诗歌“蛇山当年炮声隆,倾倒清廷首义功。荡尽寇氛民作主,江山永照红楼红”反映的历史事件没有( )
A.结束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8.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指
A.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
B.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
D.开始反清起义 |
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没有体现“新”的内容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 |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D.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
12.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下列有关对拿破仑扩散“1789年瘟疫”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反法联盟的主要国家 |
B.拿破仑是靠政变夺取政权的 |
C.拿破仑帝国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和领土 |
D.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
13.
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A.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
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
C.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
D.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
15.
下列人物都是“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人物,其中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组是( )
①林则徐 ②华盛顿 ③玻利瓦尔 ④章西女王 ⑤圣马丁 ⑥邓世昌
①林则徐 ②华盛顿 ③玻利瓦尔 ④章西女王 ⑤圣马丁 ⑥邓世昌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6.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
A.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
B.创立了唯物主义史观 |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
D.领导了宪章运动 |
17.
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这个宣言对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①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②废除了奴隶制度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
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 B.甲对,乙错 |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 D.甲错,乙对 |
20.
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21.
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