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3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2/9

1.简答题(共2题)

1.
简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
2.
1936年,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请简述:
(1)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共代表。
(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列举题(共1题)

3.
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

3.选择题(共59题)

4.
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维护了民族尊严的历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5.
1840年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从此,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帷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新疆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6.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7.
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连接
C.八国联军
D.德法联军
8.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决定设立新疆行省。其设立的时间是:
A.1871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9.
历史上留下的诗句或挽联,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两组诗句或挽联,形容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张学良
10.
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A.100年
B.80年
C.60年
D.50年
11.
关于《马关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马关条约》签订于中国和日本之间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马关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
有人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侵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爆发于1900年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近代史上,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到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4.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科学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
16.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张之洞
17.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到来,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中国的近代化,其中,代表事件有: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9.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申报》
B.京师大学堂
C.《民报》
D.商务印书馆
20.
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B.戊戌政变C.百日维新D.强学会的成立
21.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
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D.光绪帝
22.能量流动的特点:{#blank#}1{#/blank#}.
23.
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4.
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 )
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后
C.新文化运动后D.五四运动后
25.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6.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27.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A.自强
B.民主
C.求富
D.科学
28.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新青年》
C.《万国公报》
D.《中外纪闻》
29.
对五四运动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其导火线
D.五四爱国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3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这一诗句形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31.
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32.
历史上,国共两党分分合合,下列事件中,属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33.
八月一日是中国的建军节,与这一节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五四运动C.秋收起义D.长征
3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诞生于(   )
A.1919年B.1921年C.1926年D.1931年
35.
同学排演南昌起义的历史剧,在指挥现场的一幕中,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
36.
成立于北伐战争前夕,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的学校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37.
长征途中,打乱了敌人追缴计划的事件是:
A.四渡赤水
B.夺取遵义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38.
召开于长征途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巴黎和会
D.遵义会议
39.
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其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张作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
标语或口号,往往浓缩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或标语,不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41.
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哪位人物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王明
B.***
C.李德
D.博古
42.
1945年8月,***以“弥天大勇”,来到国民党战时陪都,参加了(  )
A.西安事变的谈判B.重庆谈判
C.中共七大D.中共一大
43.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这种境遇,最早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44.
为了逼蒋介石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A.西安事变
B.淞沪会战
C.红军长征
D.重庆谈判
45.
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二大D.中共七大
46.
抗日战争中,中共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A.北平
B.南京
C.延安
D.重庆
47.
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在国民党进攻哪一解放区后: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晋冀鲁豫解放区
48.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渡江战役中,被解放的城市是:
A.徐州
B.锦州
C.南京
D.北平
49.
八年抗战,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50.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渡江战役
51.
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其指挥者是:
A.林彪
B.彭德怀
C.李宗仁
D.蒋介石
52.
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B.渡江作战
C.保卫平津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3.
***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与哪一城市的和平解放有关:
A.南京
B.重庆
C.北平
D.天津
54.
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了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人数达到了:
A.10万人
B.20万人
C.25万人
D.30万人以上
55.
1940年,为粉碎敌人对地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发动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56.
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
B.左宗棠
C.荣宗敬
D.聂耳
57.
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58.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其设计者是:
A.詹天佑
B.张謇
C.侯德榜
D.严复
59.
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大江南北,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其曲作者是(  )
A.冼星海B.聂耳C.徐悲鸿D.郭沫若
60.
有一部译著,它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此书的译著者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梁启超
61.

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

62.

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5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