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综合探究: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材料一】

(1)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2)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的B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3)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请你从材料一图中A、B、C、D、E代表的历史事件中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填写字母)。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请问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此事件相关人物列举五人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得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1)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2)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的B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3)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请你从材料一图中A、B、C、D、E代表的历史事件中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填写字母)。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请问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此事件相关人物列举五人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得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6题)
2.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曾经这样描述:“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割让香港(岛)使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开放五个口岸
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那么,这场战争是( )
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那么,这场战争是( )
A.中英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13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1840年后,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4.
2013年11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赴南海开展试验和训练,我国海防建设又前进了一步。在近代反侵略的悲壮历史中,抗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海军将领、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 B.邓世昌 | C.关天培 | D.左宗棠 |
6.
在1918年的《新青年》上,他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
A.*** | B.陈独秀 | C.李大钊 | D.鲁迅 |
7.
98年前,北京的大学生满怀爱国激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关于这场爱国的政治运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B.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C.爱国学生充分体现了时代先锋的作用 |
D.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
8.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歌谣中的“第一枪”的含义是( )
A.武装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第一枪 | B.武装反抗北洋军阀政府的第一枪 |
C.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11.
歌谣是历史,歌谣更是信念.下列歌谣中能够反映中华儿女团结抗日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B.“红旗飘飘五角星,共产党来哩有田分.” |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D.“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14.将一定量的SO2和含1molO2的空气(不考虑其他酸性气体)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温度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 (g) {#mathml#}{#/mathml#} 2SO3 (g)△H<0.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减少了1.8mo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某溶液吸收O2,气体又减少了0.2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