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2016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中国首艘航母编队具备了战斗力,包括具备了制空、对海突击和反潜等基本作战能力。纵观历史,许多舰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长河落日帆映血,江山暮色路何方】

(1)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红船烟雨星星火,人间正道是沧桑】

(2)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这一政党诞生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3)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百万雄师过大江后,哪一城市解放? “她”的解放有何意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当前,中华民族这艘大船正在扬帆远航,各项事业成就辉煌。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感悟?
【长河落日帆映血,江山暮色路何方】

(1)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红船烟雨星星火,人间正道是沧桑】

(2)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这一政党诞生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3)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百万雄师过大江后,哪一城市解放? “她”的解放有何意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当前,中华民族这艘大船正在扬帆远航,各项事业成就辉煌。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感悟?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材料二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总的来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种梦想”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共商抗日大计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4)根据材料四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的关系?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材料二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总的来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种梦想”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共商抗日大计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4)根据材料四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的关系?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所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在哪儿?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第一枪”的是指哪一事件?为纪念这一事件,哪一天被规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3)根据材料三回答,***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 “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所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在哪儿?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第一枪”的是指哪一事件?为纪念这一事件,哪一天被规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3)根据材料三回答,***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 “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材料一中提到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三:“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3)材料三中1789年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新的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哪一政治体制?
材料四: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4)材料四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两个方面,只答一个方面不给分)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材料一中提到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三:“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3)材料三中1789年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新的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哪一政治体制?
材料四: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4)材料四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两个方面,只答一个方面不给分)
2.选择题- (共13题)
6.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7.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段摘自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的诗句反映了作者 ( )
①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憎恨 ②认为台湾的气候过于炎热
③强烈收复台湾的愿望 ④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①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憎恨 ②认为台湾的气候过于炎热
③强烈收复台湾的愿望 ④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9.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你认为可以作为开端的是( )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甲午战争 | D.辛亥革命 |
11.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汝霖被罢免。从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模范先锋作用 |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发挥巨大作用 |
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 D.北洋政府各级官员的声援 |
12.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14.
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
D.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15.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